在抗美援朝的激烈战场上,我军虽屡战屡胜,但也曾遭遇惨重失败,甚至有一次几乎一个师遭遇全军覆没,这也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败仗。
这场惨烈的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接近尾声的时候。180师奉命负责掩护伤员撤退,承担断后重任,最终不幸陷入美军严密包围,整个师损失惨重,几近覆没。
这场战斗中涌现了许多悲壮故事,180师540团代团长刘瑶虎英勇牺牲,而关于他的牺牲却流传着一个令人唏嘘的“被战友打了黑枪”的说法。
那么,事实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真相呢?
在您阅读下面内容前,请先点击“关注”,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,也能让您体验更多互动的乐趣,非常感谢您的支持。
朝鲜战争爆发后,经过深思熟虑,我军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,并于1950年10月踏上朝鲜战场,正式开启了抗美援朝的征程。
彭德怀司令亲自挂帅,凭借两次大规模兵团级作战,成功将美军逼退至三八线以南。随后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中,我军展开全面南下,一度攻占汉城,并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三七线附近。
展开剩余90%第四次战役期间,美军新任远东军司令李奇微洞察到志愿军补给薄弱,采用“磁性战术”拖住我军主力攻击锋芒,待我军“礼拜攻势”结束后展开猛烈反击,使我军遭受重大损失。
为稳住局势,志愿军50军在汉江展开著名的汉江阻击战,成功遏制了美军的攻势。
经过四次大规模战役洗礼,彭老总在第四次战役末尾就开始谋划第五次战役的战略部署。
志愿军自入朝以来,除了第一次战役,几乎所有攻势都瞄准美军精锐部队。
因为我军深知,唯有歼灭美军的有生力量,才能真正取得战争胜利,否则纵使夺回大片土地,美军依旧有能力东山再起,重新反攻。
因此,后续三场兵团级会战中,彭德怀将美军各路王牌打得狼狈不堪,导致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因车祸去世,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被免职,李奇微接替司令职务。
然而,在李奇微实行“磁性战术”的消耗下,我军已无法再如一二次战役那样取得显著战果。
所谓“磁性战术”,就是从西到东拉开一道坚固防线,阻断志愿军穿插的可能,同时依靠强大火力展开平行推进,迫使我军只能正面硬拼。
一旦志愿军尝试集中兵力突破,美军两翼部队迅速包抄,甚至在我军背后展开穿插,形成反包围态势。
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无畏,前期的战果正是他们血汗换来的荣光。但一旦陷入包围,突围代价极其惨重。
更难应对的是,李奇微巧妙利用空中优势,不仅频繁轰炸我军补给线,还派遣空降兵悄然袭击我军后方,令战局逐渐演变为复杂的拉锯战。
然而,拉锯战对于志愿军而言极为不利。美军弹药充足,先用火力压制,待我军冲锋时迅速撤退,避免正面交锋。
加之机械化部队机动速度远超我军,磁性战术又限制了我军穿插,志愿军处境艰难异常。
而更糟糕的是,我军补给最多只能维持七八天的秘密被美军发现,李奇微抓住补给短缺的窗口,在拉锯战一周后发动全线反攻,这便是磁性战术背后最致命的反攻策略。
第五次战役开始时,美军在磁性战术基础上强化了中路攻势,目标直指我军在南朝鲜的补给中转站——铁原至金化地区。
若美军突破中路,将切断东西战线联系,实现长驱直入,分割包围志愿军。
战斗由此全面爆发。
起初,彭德怀计划让新入朝的19兵团在西线突破穿插。
尽管美军磁性战术令穿插效果大减,但为求局部包围歼敌,仍需大胆实施穿插作战,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。
然而美军识破计划,19兵团未能完成任务,反被反击,我军被迫西线全面后撤,转入防御态势。
战线稳定后,我军发现大部分兵力集中于西线,东线敌军战线相对前移,暴露机会。
彭老总果断调整策略,决定从东线发起突破,歼灭南朝鲜军东线集结的四个师。
南朝鲜军战斗力较弱,难抵我军猛烈攻势,迅速溃败逃散。
我军在东线取得全线胜利,但问题也随之而来——李奇微虽然一开始不明我军主攻方向,但东线被击溃后无法忽视我军意图和兵力部署。
美军随即展开全线反击。
美军先在西线发起进攻,实为整体西向东推进,重点打击东线志愿军,威胁铁原至金化地区。
而我军攻势已接近尾声,正处最脆弱阶段,大部分部队补给已所剩无几。
彭德怀遂下令有序撤退。
但李奇微经过多次交锋,吸取我军穿插经验,美军7师凭借卓越机动力开始向我军东西线结合部穿插,企图分割3兵团中的3和9兵团。
西线美军持续推进,我军多处遭受打击,被迫后退,战线频频被敌突破,引发连锁反应,志愿军侧翼暴露,陷入包围危机。
180师正处于这极为尴尬的地理位置。
在63军全面后撤后,180师已陷入美军包围圈,但尚非死局,因为他们在北汉江南岸阻击美7师,随时可以渡江撤退。
60军获悉180师被围,立刻下令其有序撤退,向后方转移。
180师反应迅速,立即撤出阵地,顺利渡过北汉江。
然而不久,接到一条诡异命令。
60军军部再次下令180师返回北汉江南岸,继续阻击美7师,为3兵团伤员转移争取时间。
此命令彻底改变180师命运。
因已做好撤退准备,且原阵地已被美军占据,重新渡江迎敌等同于放弃防御优势。
更致命的是,180师断粮已超过三天,弹药极度匮乏,而美7师则武装精良,实力远胜。
尽管如此,180师全体官兵仍坚定执行命令,奋勇抵抗。
那么为何军部先下撤退命令后又突然反悔?
原来军部收到电报指示,伤员未全部转移前不可丢下撤退。
但60军误解为必须掩护3兵团所有伤员撤退,迫不得已只能派出180师作为唯一可用部队。
180师义无反顾地扛起重任。
令人震惊的是,180师竟成功阻挡美7师进攻,但同时540团传来坏消息——唯一后路已被美军切断。
当180师再次接到撤退命令时,已被美军严密包围,所有渡口均被敌军控制。
无奈之下,180师只能从非正式渡口偷偷过江,但美军照明弹暴露了我军行动。
敌机迅速出击,对无力抵抗的180师展开扫射轰炸,造成惨重伤亡。
艰难渡过汉江后,180师突围到鸡冠山休整,正准备继续撤退时,又接军部命令,原地坚守,掩护伤员转移。
为了保护战友和伤员,180师在敌人包围中再次坚守,阻挡敌军北进。
战斗愈发惨烈,当他们几近撑不住时,终于传来希望,军部命令180师向鹰峰方向突围,179师和181师将在那里接应。
重新整顿的180师发起最后冲刺,拼死向鹰峰方向突破,538团以牺牲两个营的代价撕开敌军包围,殿后部队几乎全连阵亡,掩护全师撤退。
然而,突围中代团长刘瑶虎却遭部下“黑枪”意外射杀,英勇牺牲。
随后,更加绝望的情况出现。
180师虽付出巨大代价抵达鹰峰,却发现179师和181师均被美军阻击在半路,等待他们的全是武装精良的美军。
体力和弹药都已极度匮乏的180师,最终选择化整为零,分散突围。
这意味着180师作为一个完整建制已不复存在。
最终仅有不到4000人突破包围,而政治部主任吴成德则在敌军追击中未能脱身,带领残部潜入山林游击,坚持约一年后被俘。
他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被俘最高级别军官。
尽管损失惨重,180师仍完成了掩护任务。
虽然因信息不对称失去多次突围机会,但180师的顽强阻击极大迟滞了美军攻势,为9兵团20军赶到华川争夺战略要点赢得宝贵时间,阻止美军7师与24师纵深穿插,否则战局将更为不利。
180师是我们的英雄,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了整个志愿军宝贵的喘息之机,稳住了战线,为后续华川阻击战、铁原阻击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体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