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先看“估值”:买前先算这2个数,别当接盘侠
1. 市盈率(PE):判断股价贵不贵的核心
PE就是股价除以每股收益,简单说就是“多久能回本”。我现在买股先看PE:
- 低于20:估值低,安全垫厚,比如2023年买的某家电股PE18,拿3个月涨25%,就算跌也跌不多;
- 20-50:估值合理,要是行业在涨(比如当时的新能源),可以买但别满仓;
- 超50:得小心,去年追的某AI股PE80,买完就跌30%,这种就是透支业绩的“贵票”。
提醒:银行、地产PE普遍低(5-10),科技股PE本来高(30-60),别跨行业比。
2. 市净率(PB):看公司“家底”厚不厚
PB是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,相当于“买公司资产花多少钱”,补PE的短板(比如重资产行业):
- 低于1:“破净股”,比如银行股常这样,某银行股PB0.8,股息率5%,就算不涨也能赚利息;
- 1-3:合理区间,消费、医药股多在这,我买的某医药股PB2.5,业绩稳,跌了也敢补;
- 超5:风险大,某科技股PB12,全靠概念炒,跌起来比谁都快,我去年避开了。
二、再看“量能”:交易活不活,这3个指标说了算
3. 量比:看当下交易热不热
量比是“现在成交量和5日平均比”,能分清是真涨还是假涨:
- 低于0.5:缩量太厉害,某题材股量比0.4,一天就成交3000万,想卖都没人接,别碰;
- 0.8-1.2:正常波动,我手里的某消费股常这样,拿着就行不用动;
- 1.2-2.5:温和放量,是好事,某半导体股量比1.8,后来涨了15%;
- 超5:剧烈放量要逃,去年某票量比6.2,开盘冲涨停,结果下午跌4%,典型的诱多。
4. 换手率:看筹码换得勤不勤
换手率就是“多少人在卖股票”,100个人里5个卖,就是5%换手率:
- 低于2%:没人气,某传统制造业股换手率1.5%,横盘半年没动静,早清了;
- 3%-15%:人气刚好,我买的某新能源股换手率8%,涨得稳,筹码也不松;
- 15%-25%:小心“击鼓传花”,某妖股换手率22%,每天都有人接盘,最后跌50%;
- 超25%:赶紧跑,去年某票换手率28%,当天跌停,套住一堆人。
5. 成交额:看股票“流动性”够不够
成交额就是一天卖了多少钱,这是“保命指标”:
- 低于5亿:别碰,某小票成交额2亿,我之前买了1000股,想卖时挂单半小时没成交;
- 5-20亿:刚好,我选的票基本在这个区间,比如某券商股成交额12亿,买卖都顺畅;
- 超50亿:大票,比如茅台成交额100亿,稳但涨得慢,适合拿长线。
三、看“趋势”:买涨卖跌靠这5个指标,别猜顶底
6. 均线(MA):最简单的趋势信号
我只看3条均线:5日(短期)、10日(中期)、20日(长期):
- 5日>10日>20日:多头排列,买!2023年某光伏股这样,我拿了2个月涨40%;
- 跌破5日线:减仓,去年某票跌破5日线没卖,后来跌10%;
- 跌破20日线:止损,这是“趋势破了”,某科技股跌破20日线,我果断卖,少亏15%。
7. MACD:判断涨跌有没有劲
MACD看“红柱绿柱”和“金叉死叉”:
金叉(白线上穿黄线)+红柱变长:买信号,某消费股金叉后涨20%;
- 死叉(白线下穿黄线)+绿柱变长:卖,去年某票死叉我没卖,亏了25%;
- 股价创新高,MACD不创新高(顶背离):逃!某AI股这样,我卖了后跌30%
8. 相对强弱指数(RSI):看股票“超买超卖”
RSI范围0-100,判断是不是“涨太多要跌,跌太多要涨”:
超70:超买,卖!某票RSI75,我卖了后跌12%;
低于30:超卖,可买,某银行股RSI28,我买了后涨8%;
30-70:正常,拿着别动,不用瞎操作。
9. 布林带(BOLL):看波动的“上下限”
布林带有上、中、下三条轨,像个“价格笼子”:
股价碰上轨:卖,某票碰上轨后跌10%;
碰下轨:买,某票碰下轨我买,涨了7%;
缩口(轨之间变窄):要变盘,去年某票缩口后涨20%,得盯紧。
10. 筹码集中度:看主力在不在
筹码集中度越低,说明主力拿的筹码越多:
低于10%:主力控盘,某白酒股筹码集中度8%,我拿了半年涨50%,跌也跌不多;
10%-20%:筹码松散,某题材股这样,涨2天就跌,没法拿;超30%:全是散户,某票筹码集中度35%,涨不动跌得快,早清了。
11. 净利润增长率:看公司赚得够不够多买股得看“公司是不是真赚钱”:连续3年超15%:优质股,某新能源车企连续3年增20%,我拿了1年涨60%;负增长:别碰,某科技股净利润跌10%,买完就套;忽高忽低:不稳定,某票今年增50%明年跌20%,这种我不敢买
股票配资体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